第一百二十八章道教幻境(1/1)

“我们是不是走错路了?”我问身边的龙玲珑。

“这里就一条通道,没见有别的洞口啊。”她说。

“前面好像有问题,我们先回去。”我说。

龙玲珑“嗯”了一声,我们打着电池灯回头,回头已看不到来时的路,前面也是无尽的黑洞。

我就记得拐了一个弯,那是这个不深的洞里唯一的一道弯,怎么会两边都是无尽的黑洞?

“我们是不是又陷入幻境里了?”龙玲珑问。

“十有八九是的,这个洞并不深,我们往前走就能遇上龙县长他们,他们会把我们拉出幻境的。”我说。

这个洞实在太浅了,就是遇上幻境也不怕,只要一直往前走或向后走,一定会遇到尽头或出口,不可能碰了头或走到野外,依然还在幻境中。

所以我并不担心。

我和龙玲珑肩并肩继续向里面走,相信没有多远就会碰到龙县长他们。

这个幻境中的洞和我们初进时所见的洞大同小异,无论高矮宽窄,就是深了许多。

我记得转过那个弯,想前走了大约二百多米,就到了尽头,可是我们现在向前走了十几分钟,不但没有人拉我们,而且还没有尽头。

“坏了,他们可能根本就看不到我们。”我说。

“看不到?这个洞这么小,我们打着这么亮的灯,就算黑灯瞎火的,互相走着也会迎面撞到。”龙玲珑说。

“理论是这么说,可是已经向前走了十几分钟,这么的也应该碰到了尽头的石头了吧。”我说。

“或许再向前走一段,就能碰到。”龙玲珑天真的说。

听她的话,继续向前。

又走了一段,龙玲珑说:“好像真的过了尽头,我记得可没有这么远。”

“坏了,我们可能走进了道教的衍生世界里。”我说。

“什么是道教的衍生世界?”龙玲珑不解的问。

“就是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我说。

“这是什么意思?”她问。

“俗了的解释就是,一个洞会生出两个洞,两个洞生出三个洞,三个洞会生出一万个洞,陈老太爷的棺椁肯定在上万个洞的其中一个里。”我说。

“那么说这不是幻境?”龙玲珑问。

“也可以叫做叫做幻境,道家和佛家的某些道理是想通,佛家说:空即是色,色即是空,用这句话解释,这其实也是幻境。”我说。

“你说的是什么,这么深奥?”龙玲珑的外国所学和中国古文化几乎没有交织。

“这有什么深奥的,都是市井小民挂在嘴边的话。”我说。

“你是说我连市井小民也不如了?”龙玲珑笑含怒意的眼光看着我。

我一扭头,正好看到她这样的神情,赶忙解释道:“你在外国学的都是大学问,这些市井的小知识其实不用知道。”

“看你所说的,我在外国学的到中国基本都用不上。”她说。

“怎么会,起码你在远古人的知识方面,就比我强的多。”我说。

“咱就别互相恭维了,你说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?总不能一直这样走下去吧?无穷无尽的,什么时候是个头?”她说。

我停留脚步,坐到一边的地上,经过连夜的奔波和巨蟒的搏斗,人已经累坏了,我需要休息下,然后仔细想一想,既然这墓室是王常月道士设计的,那么道门的首推经典,就是老子的《道德经》,我们如想破获这幻境迷阵,一定要从《道德经》上下手,但是我对道教的所知甚少,更没有这方面的信仰,要想走出这幻境迷阵,真的是难如登天。

《道德经》的文章诘屈聱牙,难懂的很,第一章我倒是记得: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天地之始。有名万物之母。故常无欲以观其妙。常有欲以观其徼。此两者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
第一章就难解的很,老子首先提出一个道的概念,但是这个概念又是非常模糊的,道虽然存在,但又不是你能说出来的,你说出来的道,就是寻常之道,冥冥之中还有一个道,来支持着宇宙万物的运行。

都说不出来了,我们照着哪理解?

烧脑啊烧脑!快自燃了都。

究竟哪一章才是幻境迷阵的奥秘所在?我根本就没有背过,书到用时方恨少,抽自己两嘴巴不嫌多。

“我们可能彻底走不出去了。0”我说。

“为什么?”龙玲珑问。

我看到她眼神的惊慌,一个女人一生最幸福的事,是有个依靠,起初我告诉她我们进入了道教的幻境迷阵,她并不惊慌,那是以为我一定会带她走出去,现在我告诉她,我已经无能为力了,她瞬间感觉没有了依靠,所以才会有这种惊慌的眼神。

我是实话实说?还是给她一点希望的谎言?

“如果我们能找到《道德经》中诠释的幻境迷阵的奥秘,就能走得出去。”我实话实说,但从另一个角度。

“我相信你一定能走出去。”她忽然说道。

“为什么?”这次换我问。

“因为你说荧惑雨落,运尽势止,就跟赌钱一样,它没有运气的时候,我们自然就能赢它。”龙玲珑说。

不知为什么她用赌钱来比喻,不过,这个比喻真是太贴切了,这就像我们以前在宿舍斗地主,运尽势止,就是我们无意中偷看了一下地主的牌,他手里虽然是大王,但是我们不吊单牌,他仍旧赢不了我们。

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偷看地主牌的机会,但是关键是我们的眼光够不够好,能不能看得清地主的牌,她手里的大王是不是那本诘屈聱牙的《道德经》?

“你看,墙上有字。”龙玲珑忽然高声喊。

不尚贤,使民不争。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。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。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;常使民无知、无欲,使夫智者不敢为也。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·····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於道。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正善

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······绝学无忧,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善之与恶,相去若何?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荒兮其未央哉!众人

熙熙如享太牢、如春登台。我独泊兮其未兆,如婴儿之未孩;儡儡(lěi,羸弱)兮若无所归。众人皆有馀,而

我独若遗。我愚人之心也哉!沌沌兮。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;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众人皆有以,而我独

顽且鄙。我独异於人,而贵食母。·····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