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9章 一个史学界的异类(1/2)

将手中的笔记本轻轻的放在石凳上,戈文的脸上流露出淡淡的幸福。

这种幸福感是来知道自己的工作有人认可、有人支持,是发自肺腑的满足和自豪。

只是笔记本里剪报上的笔战,让戈文无法再无动于衷。

不知道事情的原委也就罢了,既然知道了现在报纸上的大战,看到那么多人因自己而争吵不休、战斗不止,戈文就必须给让这件事画上一个休止符。

这场争论其实是没有必要的,因为不管怎么争论,都根本不会辩出个结果来。

无论是批评还是颂扬,只要《明朝的那些事儿》一面市必然会引起巨大的反响,这一点戈文早在创作之初就确信无疑。不过能引起史学界老先生的集体批评,这却是他不曾料到的。

不过既然能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播出,就已经证明《明朝的那些事儿》审查通过,不是什么反动出版物,这一点相信所有人都会明白。

至于被评为长篇历史相声又怎样?

这就是贬低吗?

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相声远远要好过十篇烂博士论文数百倍!

同理,老先生们所说的治史经典,就一定是褒奖吗?

束之高阁,无人问津,就算再怎么经典,有用吗?

所以还是将争论搁置,将结论留给人民和历史。

现在不是提倡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吗?

历史和人民终将会证明谁才是对的谁又是错的!

戈文再次返回了书房。

在摊开的稿纸上写下《我的告白书》这个标题,戈文便开始了对自己对《明朝的那些事儿》的剖析。

戈文回顾自己创作《明朝的那些事儿》的缘起,记录自己查阅过的明史典籍,写下自己对读者和听众们的期望……

他写到——

我一直认为历史可以更有趣,可以写的很好看。之所以写《明朝的那些事儿》就是希望普罗大众能够认识历史,喜欢历史,至于那种专业的历史书,本就不是我的目的。

读不懂的,未必就不是好书,读得懂的,也未必就是好书。

我有自知之明,从未觉得《明朝的那些事儿》会流芳百世,或许几年以后,这本书就会被人遗忘的东西,不过只要这几年里有人从这里了解到一些历史,知道明朝那煌煌三百年间曾有无数的人物,无数的事迹让我们感动甚至敬畏,那就足够了。

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够带给读者带给听众对历史的了解和掌握,那就算《明朝的那些事儿》是一部历史相声,我也认了,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,已经证明我成功了。

在读二十四史的时候,我从未被有气节的人打动过。史官们的刻板文字写不活那些人,那些气节也只是变成了符号。

而在写《明朝的那些事儿》的时候,从开始的文天祥到最后的卢象昇,每一个有气节的人,我都花费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,我就是想让这些人的故事打动大家,就是想让大家知道曾经有那么一种振兴华夏的传统,有那么一种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,有那么一种纯粹的理想、忠诚、气节……

大汉曾有“犯我大汉者,虽远必诛”的呐喊,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在明朝,也有这么一句话——

“义武奋扬,跳梁者,虽强必戮!”

在四百多年前,有这么一群人为了摧垮贪欲和邪恶,远赴他乡,进行过一场伟大的战争,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里,他们中的许多人,为此献出了自己的一切。

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,知道有这样一场战争,有这样一群人,曾为了捍卫自由与正义,英勇奋战,毫无畏惧。

为了那些无比的智慧,无畏的勇气,以及无私的牺牲!

是的,四百多年前,就算那些倭寇再强又能如何?就算他们来自出产最凶残野兽的孤岛,就算他们负隅顽抗,进攻受挫仍然能狂叫着挥刀冲锋又能怎样?

没错,五十多年前,就算那些倭寇向中国不宣而战又能如何?就算当时他们比中国更有钱,士兵比中国更精锐,武器比更中国先进又能怎样?

四百多年前,他们贪图华夏的富裕,叫嚣着要攻占中国;五十多年前,他们要灭亡中国,他们告诉全世界,灭亡中国,三个月足矣。

可是等他们打进来,还不是输掉了整个战争?

当倭寇打进来之后就会惊讶地发现,仅仅一夜之间,所有的一切都变了,军阀可以团结一致,黑社会也能洁身自好,文盲不识字,却也不做汉奸,怕死的老百姓,有时候也可以不怕死。

倭寇不懂得,所以他们失败了。

他们根本就不懂得我们中国人!

因为所有的一切,都已经牢牢地刻入了我们的骨髓——

坚强、勇敢、无所畏惧!

他们根本就不知道——

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为坚韧的民族!

四大文明古国,除了中国,所谓埃及,所谓两河流域,所谓印度,在历史长河里,被人灭掉了多少次,雅利安人,犹太人,阿拉伯人,莫卧尔人,你来我往,早就不是原来那套人马了,文化更是谈不上。

只有中国一直延续着自己的文明,虽然有变化,有冲突,但我们的文化和民族主体,一直延续了下来,几千年来,无论什么样的困难,什么样的绝境,什么样的强敌,从没有人能真正地征服我们,历时千年,从来如此!

这或许是一个有着无数缺点,无数劣根性的民族,却也却是一个有着无数优点,无数先进性的民族!中华名族的潜力,是统计学和经济学计算不出,也无法计算的。

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明白一点——

我们或许从来没有想起过,但也绝不应该忘记,我们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民族!